余生很貴,少生氣,常歡愉!

人活于世,誰都不例外。總會遇到糟心事,總會碰見不待見的人。生氣,傷身又傷心。
這一期的“大咖說養生”小固再次請到中華中醫藥學會首席健康科普專家王新陸教授,來和大家聊聊「歲歲少生氣,年年常歡愉」。
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七情的正常表達是維持身體健康的基本條件,過度的情緒變化會對健康產生影響,適當的宣泄則有益于身體健康。
1
高考中發揮失常的考生、闖紅燈引發交通事故的司機,這都是心態在起作用。
人的行為取決于我們對待事物的態度,遇事盡量保持平靜,得失心少些,寬容心多些,能讓我們周詳地考慮、合理地做出判斷,不僅有利于事情的解決,更有利于身體健康。
情趣,從字面上來理解,情就是性情;趣就是興趣。
經常旅游的人,見聞廣博、心胸開闊;喜愛花草的人,恬靜淡雅、知足常樂;常常放歌的人,熱情好客、朋友眾多;喜愛讀書的人,內涵豐富、永不退步。
良好的情趣,可以為我們的健康和人生加分。
與良好情趣對立的,就是陋習。
靠抽煙酗酒解壓,酒醒后壓力更大,因為健康也受損了;用吸毒賭博尋求刺激,身心都會受傷。
能遠離陋習的人,是精神力量強大的人,是有自主意識和能力的人,是心理上健康的人。
2
春養肝,要戒怒。因為肝木喜條暢,要做到心胸寬闊,豁達樂觀。動怒之前先停3秒,怒氣就會消減不少。踏青、放風箏等戶外活動,都能舒暢情志、平和心態。
夏養心,要戒驕戒躁。夏季的長晝酷暑容易讓人產生煩躁情緒,這時要保持淡泊寧靜的心境,凡事順其自然。釣魚、書法都能讓人平心靜氣,心靜自然涼。
秋養肺,要戒憂。肺為嬌臟對天氣變化敏感,秋風冷雨、落葉殘荷,蕭條的深秋景象,總是讓人覺得不勝凄涼,產生抑郁情緒。這時登高望遠,看看蒼茫大地的寬闊遼遠,往往能激發斗志消減秋愁。
冬養腎,要戒恐懼、抑郁。冬季日照減少、寒風凜冽,易擾亂人體陽氣,變得萎靡不振、引發抑郁。多曬太陽、參與集體活動,能振奮精神,重拾朝氣。
3
俗話說:“笑一笑,十年少;愁一愁,白了頭”。意思是說,愉快的精神狀態,可使人心情開朗,滿面春光,福壽俱增;不良的精神刺激,會使人心情抑郁,疾病纏身,夭亡短壽。
良好的情緒是人體的一種最有助于健康的力量,而要規避不良情緒帶來的負能量,正面思維無疑是一種好的方法。
正面思維是人在處理任何事情時都能以積極、主動、樂觀的態度去思考和行動,并促使事物朝著有利的方向轉化,它會使人在逆境中更加堅強,在順境中脫穎而出,變不利為有利,從優秀到卓越。另外,積極樂觀的人身邊總是圍繞著一群良師益友,因為正面思維能夠為自己和他人帶來正能量。
做到正面思維,其實也不難,只要我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站在更高的角度全面考慮。因為角度和位置的不同,感覺和視野就會不同,由此所帶來的心態和方法也會不同。
當視野開闊了,關注到的人和事會相應增加。這時就需要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,主動給予他人更多的理解和寬容,也更容易獲得他人的認同。
最后做到關注對方的感受,讓對方感覺到被尊重、被重視。這樣,事情就會由雜變簡,由難變易,人會更加積極樂觀、自信、開放、包容、充滿活力,也更加容易獲得成功。
人生不是用來生氣的,愿我們都能被溫柔以待,愿我們都能以同樣的溫柔去善待他人。
本圖文、視頻為養生固本 健康人生(ID:infinitus_ysgbjkrs)的授權文章,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。
文章來源:“養生固本 健康人生”微信訂閱號。更多養生資訊,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。
本文為無限極中國網站(www.jinma136.com)原創文章,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。
用戶評論 (網上文明理性發言,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