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全年的免疫力升級計劃,都在這里了!

最近,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圍內肆虐,嚴防境外輸入病例成為當前的重點工作。對于普通人來說,除了注意防護、勤洗手以外,更需要調養免疫力,開啟全年的免疫力升級計劃!
隨著現代醫學從重治療向重預防發展,中醫在養生保健方面的優勢愈加受到重視和認可。一直以來,中醫養生就有“順四時”、“天人合一”的說法,現代科學也認為,生命的活動與大自然的氣候變化、寒暑更迭息息相關。
因此,在一年當中,調養免疫力,我們可以依據四季的特點而采取不同的養生策略。簡單概括就是:春生、夏長、秋收、冬藏。
No.1:春生
春季是自然界萬物復蘇、生機勃發的季節。人體也一樣,告別了寒冬,體內陽氣生發,氣血日趨旺盛。
《黃帝內經》中說:“春三月,此謂發陳。天地俱生,萬物以榮。夜臥早行,廣步于庭。”意思是說,春季萬物復蘇,應該晚睡早起,在室外緩緩散步,有助于身體健康。
春養肝,要戒怒。因為肝木喜條暢,要做到心胸寬闊,豁達樂觀。動怒之前先停3秒,怒氣就會消減不少。踏青、放風箏等戶外活動,都能舒暢情志、平和心態。
“四合理”建議
? 飲食:多吃大蔥、韭菜、枸杞等陽氣生發食物,增甘減酸。
? 起居:晚睡早起,春捂莫相忘。
? 運動:戶外運動,如郊游、踏青,親近大自然(疫情期間,請注意做好防護)。
? 情志:一年之計在于春,宜立下新的目標,激勵自我。
No.2:夏長
夏季,陽熱旺盛,萬物繁茂。氣候炎熱使人體氣血運行加快、消耗增大,人們更容易精神不振、注意力難以集中。
中醫認為夏季五行屬火,內應于心,氣溫升高,人更加容易煩躁和發怒。所以,夏季重在養心,宜靜心養神,保持情志平穩。
“四合理”建議
? 飲食:以清淡、素食為主,多吃清熱、苦味食物,補充足夠水分。
? 起居:晚睡早起養陽氣,午后小休養心神,空調要適度。
? 運動:早晚鍛煉,出行避正午,減少烈日下運動。
? 情志:靜心養神,安然度夏。
No.3:秋收
秋季,陽氣消退,陰氣漸長。這是萬物收斂的季節,天氣干燥是一大特性,因此對肺部的養護、去秋燥是秋季養生的重點,同時秋養肺,要戒憂。
肺為嬌臟對天氣變化敏感,秋風冷雨、落葉殘荷,蕭條的深秋景象,總是讓人覺得不勝凄涼,產生抑郁情緒。這時登高望遠,看看蒼茫大地的寬闊遼遠,往往能激發斗志消減秋愁。
? 飲食:秋燥日盛肺易傷,飲食以“滋陰潤燥”為重點,多吃生津去燥的粥湯和水果。
? 起居:早晚涼,添衣物;早睡早起,睡好子午覺。
? 運動:秋高氣爽,運動好時節,適宜秋游、登山。
? 情志:收斂心神,避免神馳物外,保持正面思維。
No.4:冬藏
冬季,天寒地冷,生機潛藏,人體陽氣也收斂于內。為抵御嚴寒,冬季正是人體養藏的好時機,可適當進補。
中醫也認為腎主封藏,所以冬季重在養腎氣、固本培元,養精蓄銳。
冬養腎,要戒恐懼、抑郁。冬季日照減少、寒風凜冽,易擾亂人體陽氣,變得萎靡不振、引發抑郁。多曬太陽、參與集體活動,能振奮精神,重拾朝氣。
? 飲食:適當進補,可多吃牛羊肉、當歸、枸杞等溫補食物。
? 起居:早睡晚起,睡好子午覺,頭腳后背要保暖。
? 運動:多曬太陽,加強體育鍛煉。
? 情志:勞逸結合,舒緩壓力。
跟著四季氣候變化去養生,每天做好起居、飲食、運動、情志的四合理,在日積月累中,讓免疫力始終保持在最佳狀態。這些養生原則和方法,小伙伴們都get到了嗎?
用戶評論 (網上文明理性發言,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