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雨后,濕氣重,肝火盛!養生記住兩宜兩忌~

谷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,在每年4.19~4.21之間。古人之所以將這一節氣定義為“谷雨”是取“雨生百谷”之意。
作為春天的最后一個節氣,谷雨后氣溫回升快,雨水也會增多。中醫認為,春季養肝仍需繼續,此時也要開始注意祛濕健脾,避免油膩。
谷雨養生,這“兩宜、兩忌”請收好!
兩宜
01:宜祛濕
谷雨節氣,很多人會出現,腸胃不適、皮膚還會起一些小疹子。中醫專家認為,晚春氣溫逐漸升高、濕氣加重。腸胃不適、四肢沉重、皮膚起疹子等,其實是“濕”的一種表現,主要是體內濕氣過重。
這個節氣飲食應以清淡為主,可以吃些薏苡仁。薏苡仁味甘性涼,有清熱健脾、利水滲濕的作用,很適合春天食用,可以用薏苡仁熬粥或熬湯喝。
另外,可以在煲湯時放點荷葉,有健脾祛濕的作用。另外,適當喝點酸梅湯、綠豆湯、紅豆湯,防止體內積熱。
02:宜養肝
春夏之交,氣候多變,非常容易出現肝火旺盛的癥狀,推薦兩道降肝火菜譜。
蘑菇炒山藥
山藥適用于身體虛弱、食欲不振等情況,現在多吃點,不僅能健脾益氣,防止春天肝氣旺傷脾,還能補腎益精,增強人體抵抗力。
泡菇水要留下備用,原料有蘑菇、山藥和芹菜,炒熟后倒入泡菇水,湯汁略收干后加適量淀粉,加調料即可。
豬肝配菊花
豬肝補肝、平肝火,菊花有疏風清熱、清肝明目、養肝降火的作用,能夠緩解肝火過旺引起的口苦、頭痛、咽喉腫痛等癥狀。
用豬肝1只,菊花30克(用紗布包好),共煮至肝熟,吃肝喝湯。
除了“兩宜”,還有“兩忌”,忌油膩、忌貪睡!
兩忌
01:忌油膩
谷雨過后的這半個月,脾處于旺盛時期,消化功能也極好,正是食養的大好時機。此時進補不能像冬天那樣太油膩,不宜吃羊肉、麻辣火鍋等大辛大熱之品,否則容易積內熱,引發煩躁、便秘等癥狀。
重要的事說三遍,飲食要清淡、清淡、清淡。
02:忌貪睡
這個節氣很多人會出現“春困”。中醫專家介紹,睡眠對心臟的養護很有益,但春困時節可不要貪睡,很多人“越睡越想睡,睡得很頭疼”。
谷雨前后還應調整作息,每天睡6~8小時剛合適,可適當早起半個小時左右,做些戶外鍛煉,有助陽氣生發。
谷雨時節正處于由春到夏的過渡階段,雨水、大風天氣常交替出現,因此谷雨時節也是一年中溫差最大的時期,因此要學會做好保暖,適當增減衣服。
用戶評論 (網上文明理性發言,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