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養心,勿做“傷心”事!

夏季養心,勿做“傷心”事。這一期的“大咖說養生”小固再次請到中華中醫藥學會首席健康科普專家王新陸教授,來和大家聊聊「君主之官——心」
心統領五臟,統合生命,地位尊崇,《黃帝內經》里有描述:“主明則下安,以此養生則壽,歿世不殆,以為天下則大昌。”國家需要的是明君,才能國家富足強盛、人民安居樂業;一旦君主暴虐,勢必會生靈涂炭、民不聊生了。
《素問·靈蘭秘典論》云:“心者,君主之官,神明出焉。”君主之官為何是心呢?
1
君主之官——心
“心主血脈”,涵蓋了心臟搏出血液的能力、脈管輸送血液的能力和血液自身的健康等三個方面的問題,心氣足,才能令血脈周流營養全身。
心屬紅,“其華在面”,如果一個人的臉色粉嘟嘟地透著紅、皮膚又光滑細嫩,那是健康的表現;如果雙顴潮紅,那就是陰虛的表現;如果面色蒼白、毛孔見粗,是心氣虛的表現。
“心開竅于舌”,觀察舌頭可以知健康:舌胖嫩苔白者為陽虛,舌瘦苔燥紅者為陰虛。
2
心主神志
只有咱們中國人說“用心學習”,那是對“心主神志”的通俗解讀,神志就是指人的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。古代有個比干,非常聰明,聰明到什么程度呢?他的心有七竅,是顆七竅玲瓏心。近些年屢有關于接受心臟移植的患者,在接受手術后從身體、性格,到對家人感情都與移植前大不相同的報道,非常符合《黃帝內經》中的描述:“所以任務者謂之心”。
現在是信息社會,每個人都面臨著海量的信息,這對心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和傷害。“悲哀憂愁皆心動,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”:不是爭強好勝導致肝氣郁結不暢,就是被電視劇里悲情的女主角感染得痛哭傷肺,再加上繁忙的工作讓脾思慮過度,更有那些貪污受賄之人日日承受著腎的驚恐。面對信息要舍,只有舍才能得到身心康泰。
3
勿做“傷心”事
心是“陽中之陽”,屬火,火性炎上,但是又不能一味炎上,要做到升中有降,才能達到心火與腎水水火相濟、心腎相交,才能睡得好,精神煥發。所以“心惡熱”,特別是這幾十年全球的溫室效應導致氣候變暖,陽氣生長有余而潛藏不足,上火的人多了、睡眠不好的人也多了。
但是又不能過度依賴空調,為什么?“汗為心之液”,夏天就是要適當出汗,才能“使氣得泄”,促進代謝循環,清理身體垃圾,為秋收做好準備。當然,也不能經常大汗淋漓,以免耗氣傷津,導致倦怠乏力。
“心”就像是一家之主,一國之君,生命能夠延續,血脈能夠充盈,我們能夠隨時應對環境或社會的變化并及時做出調整,都有賴于“心”。
世界衛生組織《心血管風險評估和管理袖珍指南》中就提到,心血管疾病是造成世界范圍內致殘和過早死亡的主要原因,可通過預防措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
4
莫生氣、管住嘴、邁開腿
要想養心,就要莫生氣、管住嘴、邁開腿。
飲食方面:保持規律性,少鹽少油,多菜少肉,少喝濃茶咖啡,吃飯七分飽就好。另外,中草藥的丹參、三七、山楂、澤瀉、銀杏葉等也可以起到活血化瘀,保護心腦血管的作用。
起居方面:要保證充足的睡眠,建議中午午休20分鐘,人休息好了“心”也好了。
運動方面:行走、郊游等放松身心的運動能消除多余的熱量,增強“心”功能。
情志方面:遇事盡量心平氣和,郁悶煩躁時,不妨聽聽舒緩音樂、出去郊外看看優美的風景,以更好地保持心情愉悅。
本圖文、視頻為養生固本 健康人生(ID:infinitus_ysgbjkrs)的授權文章,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。
文章來源:“養生固本 健康人生”微信訂閱號。更多養生資訊,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。
本文為無限極中國網站(www.jinma136.com)原創文章,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。
用戶評論 (網上文明理性發言,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