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體這六種跡象,在暗示你的腎氣不足!

傳統醫學歷來就有秋冬季養腎的傳統,在秋季補腎,可以為冬季打下基礎,從而增強人體抵御寒冷的能力。
這一期的“大咖說養生”小固再次請到中華中醫藥學會首席健康科普專家王新陸教授,來和大家聊聊「作強之官—腎」。
腎為“先天之本”,決定了身體的底子到底有多厚實,而且腎還擔負著繁衍生命、傳宗接代的重大職責,可以說地位是很超然的。“腎為作強之官,伎巧出焉。”有些人心靈手巧、聰慧過人,都是天賦使然。
1
因為……
它對生長發育和生殖起決定性作用
“腎主藏精”,“精者,生之本也”,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,對生長發育和生殖起著決定性的作用,同時還濡養滋潤各臟腑組織。
一旦腎虛,就會出現煩熱、盜汗、眩暈、耳鳴、腰膝酸軟、遺精等種種現象。另一方面,“腎主封藏”,腎精要封藏得當,如果腎失封藏會出現夜尿頻多、小便清長的現象。
2
它決定你中年是否虛胖
“腎者水臟,主津液。”體內水分的循環使用及多余水分的排泄都與腎有關,如果腎氣不足,水分代謝就會出現問題,嚴重的會產生浮腫。腎氣足,人過中年不虛胖就是這個道理。
3
它好,牙就好
“腎主骨”、“腰為腎之府”,但凡傷骨傷腰的事情都會傷腎,腎氣足,頸直挺、人也挺拔;腎氣虛,頸無力,甚至骨質增生。
“齒為骨之余”,腎氣足,牙齒堅固、潔白有光澤,腎氣虛,牙齒松動、早脫落。人到中年,如果牙齒松動時可從調腎入手,腎強齒自固。經常扣齒吞津,就是在幫助腎封藏精,是很好的牙齒和腎的保健方法。
4
它對發量有決定性作用
“腎其華在發”,腎氣足,毛發濃密有光澤,腎氣虛,毛發稀疏、易脫落、干枯易開叉斷裂。
5
它對耳聰目明有影響
“腎開竅于耳”,耳鳴、耳癢是腎虛的表現。
都市里聲音來源太多,家里有電視、音響,還有冰箱、空調發出的聲音,外面有汽車奔馳的呼嘯聲、喇叭汽笛的鳴叫聲、商場巨大的音樂聲,更有近在耳邊的手機、iPad等等,讓耳朵一刻不得閑,嚴重妨害了腎的收藏。
6
聽過許多道理,問題你要記住啊!
2006年,國際腎臟病學會和國際腎臟基金聯合會發出倡議,將每年3月的第二個星期四定為“世界腎臟日”,目的在于提高人們對保養腎臟的認識,可見調養腎臟的重要性。
要養好腎,日常要注重四合理,特別是:“不過咸、重保暖、常運動,靜得下”。
飲食方面:要控制鹽的攝入,每天攝入食鹽盡量不多于6克,另外,要養成定時喝水的習慣,不要等渴了再去喝。
起居方面:不憋尿,注意頭部、腰部、膝蓋、腳部的保暖。晚上可以用溫水泡腳,促進血液循環,對心臟、腎臟及睡眠都有益處。如果泡腳和按摩合在一起做,效果更好。
運動方面:鍛煉時運動量要適當,行走、養生操等都是很好的強身健腎的運動。
情志方面:閱讀是靜心的好途徑,不僅可以保持心情清凈,還可以增進知識,一舉兩得。
老年人的健康問題及早衰多源于腎精虧虛,真元耗散,陽氣衰竭,故中老年人應注意多保養腎氣。年輕人也別掉以輕心,要注意飲食均衡、規律生活,以及適當運動,千萬別奮不顧“腎”!
本圖文、視頻為養生固本 健康人生(ID:infinitus_ysgbjkrs)的授權文章,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。
文章來源:“養生固本 健康人生”微信訂閱號。更多養生資訊,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。
本文為無限極中國網站(www.jinma136.com)原創文章,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。
用戶評論 (網上文明理性發言,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)